近年来,桦川县把“产业兴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通过大力发展肉鸭标准化规模养殖,持续提高村集体收入,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走进桦川县东河乡肉鸭养殖基地,16栋轻钢结构鸭棚“亭亭玉立”,养殖工人朱春洋正在细心的看护着自村棚里的肉鸭。

已经六十多岁的东宏村养殖工人朱春洋和他的老伴一共管理两栋大棚,每栋大棚一万只肉鸭,而每只肉鸭销售价格去掉运营成本、日常管理开销等必要支出外,剩余的利润将全部纳入村集体收入。目前,第一批两万只肉鸭已经成功出栏,而第二批肉鸭再过40天也将出栏。对于每个月4000块钱的收入,老两口表示外出打工年龄大了工作不好找,能够在家挣这么多钱,感到很满足。
据东宏村党支部书记肖杰介绍,目前全年能保证出栏5茬鸭子,每茬鸭子纯利润在四万元左右,村集体收入预计能到达每年20万元。
与东宏村村集体养殖模式不同,九阳村则是采用对外公开发包的形式进行养殖,由于村里缺少养殖能手,九阳村借助“外力”,吸引外地养殖能手承包经营。
九阳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告诉记者,九阳村通过招聘有经验的养殖人员,大幅度提高了鸭子的成活率,让农户和村里得到更多收入。
九阳村一共对外承包5栋鸭棚,每栋鸭棚承包费2.5万元,五栋鸭棚共计12.5万元,租金收益全部纳入村集体收入,有了这笔钱,使得村容村貌和田间道路有了更好地改善,村民的幸福感显著提升。

目前,桦川县九个乡镇共建设141栋养鸭大棚和10栋标准化鸭舍,全县肉鸭养殖产业“遍地开花”。
频道推荐
- 七星分公司玉米“收销”两不误2021/10/13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暖心!大庆高新区开展为社区抗疫一线工作者送“国庆面”行动2021/09/30